5月20日,由人民日报社、新华社、求是杂志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19家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组成的采访团走进太仓,开展“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全面了解太仓在推动对德合作、打造航空航天产业创新集群方面的新进展、新成绩,探寻高质量发展背后的“太仓密码”。
采访团一行首先来到太仓中德合作展示馆,详细了解我市三十年对德合作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对德合作各个领域所取得的荣誉和成绩。30年来,作为对德合作的排头兵,太仓吸引了以舍弗勒、博泽驱动、通快中国等为代表的超480家德企在太落户;创造了20余项对德合作的全国第一和唯一,不负“德企之乡”美名;引入了德国知名“双元制”教育机构AHK学院;建设了罗腾堡风情街;打造了德国“太仓日”、太仓“啤酒节”等品牌活动。
具有鲜明太仓特色的对德合作之路给采访团留下了深刻印象。新华社记者马宁表示,30年间,太仓德企数量实现了从1到超480家的质变,数字上的变化,足以说明太仓在高质量发展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眼下,太仓正汇聚起
德企集聚发展的产业基础优势
壮大培育航空航天新增长极
擦亮“做航空、到太仓”品牌
第二站,采访团来到位于太仓航空新材料创新园的华钛瑞翔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所展示的各类航空精密零部件让大家惊叹不已。
华钛瑞翔是一家专业从事轻量化航空材料和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研发与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钛铝合金叶片能够实现航空发动机减重50%以上。目前,该企业产线已全面贯通,投产后具备年产6万片航空发动机叶片及500吨钛合金结构件的生产能力。以华钛瑞翔为代表,太仓现已集聚航空航天产业链配套企业100多家、产值规模超百亿元。
太仓的调研之行让记者们收获满满。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次采访,感受到太仓蓬勃向上的发展活力。接下来,他们也将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做好相关报道。